体验立夏民俗 增强民族团结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李丽英
立夏是中华传统民俗节日,在这一特殊日子里,作为一个有着15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嵊州市三江街道阮庙学校,开展一场以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多民族立夏民俗体验活动,让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孩子,共过同一个立夏。
该校大礼堂现场设立多个民族立夏民俗体验区,共绘越剧脸谱、手绘立夏彩蛋、巧手编蛋袋、制作驱蚊香袋……只见来自苗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布依族等15个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道,为同一个立夏活动而忙碌着。活动巧妙地将嵊州地方特色的立夏风俗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立夏民俗相结合,搭建起了一座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桥梁。来自汉族的赵振宇同学说:“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立夏活动,不仅了解到了嵊州特色习俗,同时还了解到了各个民族对立夏的不同风俗。”
回族汤圆、汉族糯米饭、哈尼族五彩蛋、土家族腊肉、壮族花生饼……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特色美食,让学生对传统民俗有更深的了解。作为立夏传统民俗活动的“斗蛋”“称重”,还有品尝健脚笋、竹筒豌豆糯米饭以及各民族立夏美食,自然成为这次活动的重头戏。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各民族代表身着华丽的民族盛装,共唱嵊州越剧·共跳民族舞蹈,表达对立夏节气的美好祝福与祈愿。学生纷纷体验这份寓意消灾祛病、增福添寿的传统乐趣,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白族孩子石芸晰激动地说:“在我们白族,也有很多有趣的民俗传统活动。但今天在学校里,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的同学一起体验了立夏,我们一起斗蛋、吃健脚笋,十分开心。”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云端连线环节,与遥远的藏区同胞共享立夏民俗瑰宝。通过该校副校长、支教教师王剑的发言,屏幕两端的学生跨越地域界限,共同分享不同民族对立夏节气的独特庆祝方式,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共同进步。
嵊州市三江街道阮庙学校辅导员表示:“我们借助立夏这一个传统节气,将嵊州的立夏风俗以及各个民族的特色民俗活动相结合,共烹一桌饭菜、共品立夏美食,通过制作和品尝特色的立夏美食,让舌尖上的美味成为连接各个民族的情感纽带,让孩子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底蕴。”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