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域下人文社科类图书编辑的职业素养
“媒体融合”已是当下我国传媒出版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热词。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扩大优质内容供给。坚持内容为王,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挥出版单位内容资源和编辑把关优势,大力推进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结构”,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
在图书出版行业版图中,人文社科类图书一直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始终是中文书籍销售的主力军。在整个图书市场,人文社科类图书又以其发现社会文化热点、引领读者思想路径、塑造读者文化品位的特点,占领着行业图书品质的高地。然而,在一般读者心目中,市场上大部分人文社科类图书始终难以摆脱“高冷”“难读”的刻板印象,此类图书的畅销品种也远远少于文学类图书。作为人文社科类图书产品的生产者,编辑有必要与时俱进,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思考图书策划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以生产出更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更符合时代语境的优质图书产品,实现“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
争取读者:借助互联网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品牌价值
选题策划阶段,每一位策划编辑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谁?当很多时候,我们在选题报告上写下“一般大众”时,是否真的已经明了,所谓的“一般大众读者”究竟在哪里?
媒体融合时代,读者作为“人”的中心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高扬。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读者与出版者之间的互动更直接。媒体融合时代,读者可以借由网络直接发表对图书产品的评价,通过购买平台、读书社区、弹幕、直播等形式直接与作者、出版者进行互动,甚至直接参与图书的创作、编辑、制作过程。第二,读者找到潜在兴趣图书的方式更多元、更便捷。信息时代,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算法推送技术,更直接激活了读者个人的阅读需求,使得读者个人的阅读兴趣更加明确而集中。
由此,当我们在媒体融合的视域下考虑图书与读者的关系,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当读者的兴趣爱好在媒介影响下被不断细分,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书籍与选择它的读者之间的关系实则变得更加紧密,也更加具有交互性。
这引发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技术毕竟只是手段,究竟是什么将读者聚集到一本书的周围?由此又可衍生出何种价值?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科领域本身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作为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实质是凝聚在书中的文化价值观,这也是一本好书得以聚集读者的核心价值。这种文化价值观可看作是图书产品的“符号”,也可看作是由一本本具体的书,积聚而成的“品牌符号”。
近年来涌现出不少颇具特色的新锐人文社科类图书品牌,通过明确的Slogan和一定规模的套系产品,积累起较为鲜明的品牌符号,追随这些品牌的读者甚至借用这些品牌符号以彰显个性、表达自我。
由此,一个出版品牌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和人文精神,是筛选信息、进行图书策划的过滤器。这就要求策划编辑在策划图书选题之时,时刻将品牌调性、产品线套系放在心中。媒体融合时代,我们可以借助社交账号互动、视频直播、运营品牌垂直社群等多元技术手段强化这种读者与品牌之间的链接,构筑与巩固以“人”为中心的品牌价值。
寻找作者:拿出“抢新闻”的敏感性策划选题
相较于文学作品,人文社科类图书具有更明确的“经世致用”特点,更关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对北京开卷2021年至2023年第一季度发布的非虚构类新书零售市场销量榜单数据进行了对比统计,发现上榜作品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上榜作者自带“热点”“流量”,能以个人效应带动作品销量。第二,上榜图书注重“问题导向”,具有明显实用价值。
当前受广大读者欢迎的非虚构类畅销新书,以心理健康、经管理财等具有明显实用价值的图书为主,其作者往往在某一平台具有广泛影响力、或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公信力,所书写的内容能够传播新的生活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要紧跟时代潮流与热点议题,回应时代关切与当下“痛点”。
由此,这便对人文社科类图书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本人文社科类图书,编辑往往在选题策划之初,就已深度介入到图书的创作环节中来:选题从哪里来?作者向何处寻?新媒体时代,社科图书编辑也要时刻紧绷着一根对热点新闻事件的敏感神经,时刻保持着一颗对新鲜事物、潮流趋势的好奇之心。哪些人物成为新媒体平台的关注焦点,哪些热点事件可反映出当下时代的何种痛点,新闻事件的哪些角度、品牌关注领域有何新动态,哪些专家有了新成果或者新观点,能生发出符合品牌定位的选题……并据此使出记者“抢新闻”的拼劲来策划组稿,为选题找到合适的作者。
但另一方面,图书出版毕竟有别于新闻传播,是一项需要“慢工细活”的工作,盲目跟风、追逐炒作热点并不可取。这就要求图书编辑在关注新闻热点之初,就要对热点有所甄别,能辨清哪些是反映时代声音、民众心理和深切精神文化需求的共性问题,哪些只是众声喧哗外表之下昙花一现的“浮华之声”,并不具备深入挖掘的价值。
维护品牌:守住“公心”与“匠心”
即使是在新技术手段如此发达的媒体融合时代,建立一个声誉卓著的图书品牌也绝非易事。然而,使一个在读者心中颇有声望的图书品牌“坍塌”,却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维护行业前辈辛苦打下的江山,传承和守护好图书品牌来之不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成为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的必修课题之一。这就首先要求编辑秉承一颗“公心”。
“公心”的“公”字何解?公平、公正、大公无私之谓也。随着大众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有着越来越大的受众需求和市场空间。编辑策划选题之初,需要甄别的首要问题便是:这个选题是否具有出版价值?
“出版价值”的判断,需有综合考量,主要包括选题的社会价值、经济预期,作者的资质与影响力,以及选题内容的专业程度、写作水平,等等。在策划选题之初,为避免图书的价值评判完全被市场化商业逻辑所操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编辑秉承一颗“公心”。
尽管当前策划的选题主要来自于向成熟作者约稿,但出版社本是一个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园地,选题来源理应向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作者开放。在选取稿件的过程中,亦要求编辑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省察之心,以其人格魅力既保持与成熟作者的稳定联系,又秉公取稿,持续发掘、鼓励、培养新作者。
此外,在社交媒体所构建的网络世界越来越四通八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图书编辑由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明星编辑”“网红编辑”,与图书产品、图书品牌的“绑定”程度更加紧密、更加深入。这也意味着,一旦编辑个人出现“失信”甚至“失德”,便会给其所付出心血的图书产品乃至整个品牌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这便对编辑个人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是在工作业务层面要秉持“公心”,还需守护社会道德层面的“公德”。
除了“公心”,编辑还要有一个慢得下来、稳得住的“匠心”。“工匠精神”这个词近年来大热,对社科图书编辑来说,尤其要做到对书稿心有敬畏。
若用“匠心”组词,最容易诉诸脑海的,恐怕就是“别具匠心”这个成语,继承与创新,是时代赋予工匠精神的注脚。媒体融合时代,创新精神也应是社科图书编辑之“匠心”的题中应有之义。
媒体融合时代社科图书编辑的创造力,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创新思维。当今市场上,人文社科类图书的策划开发并非单向度的“纸质书—多元媒体形态”,相反,不少广受市场欢迎的人文社科类纸质图书,实际上是由电子书、有声音视频课、播客和数据库成果转化而来,甚至还将增强现实等技术引入图书形态。这便考验编辑与时俱进,依托新媒体、新技术手段,不断尝试拓展图书产品形态的边界。
同时,这也体现在对传统营销思路的扬弃上。媒体融合时代,对图书编辑的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让一本书精准抵达目标读者的视域之内,并成功激发其购买欲,只靠发布书讯、刊登书摘、约请书评等传统营销“三板斧”是远远不够的。媒体融合时代,编辑应在制定营销方案之时,就能做到区分各平台特点,针对每一本书的内容、调性,量身打造、精准对接其适合的社交媒体营销平台,尝试通过发力短视频赛道,拓展视频直播等多种新媒体营销形式,努力开拓私域流量,实现为每一本书精准投放、精准引流、精准转化。(作者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陈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2024-09-30
- 2024-09-30
- 2024-09-30
- 2024-09-29
- 2024-09-29
- 2024-09-27
- 2024-09-26
- 2024-09-26
- 2024-09-26
- 2024-09-26
- 2024-09-25
-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