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幼儿视角 创灵动环境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朱军良 俞越月
11月2日,嵊州市浦口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班级主题环创评比,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发挥环境“第三位教师”的作用。
本次评比采取评分制,结合班级特色及幼儿年龄特点,从主题墙、区域环境、植物角等方面进行打分,全面详细地了解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材料投放及使用。理解环境和幼儿发展的融合之处,感受环境教育的真实意义。
大、中、小年级组分别循着主题活动开展的脉络,将活动照片、幼儿作品等巧妙地布置在主题墙上,让幼儿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得以生动展现;每一面主题墙,就如同是孩子们成长的轨迹,也是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里程碑。
各班投入相应的材料,教室中处处蕴藏着丰富的智慧。一个个布局合理,充满童趣的环境,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在游戏中操作、交流、思考,在充分享受着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创造着、体验着、幸福着、成长着,本次环境创设评比圆满落下帷幕。
观摩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来到会议室进行研讨,每位老师对环境创设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反馈。教师们结合各班情况进行点评,从不同角度提出对班级区角的思考和建议。小班组年级组长孟琪说:“小班的环创、主题墙创设富有情境化、生活化的特点,在布置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质地柔软、色彩鲜艳、便于幼儿操作的材料,突出温馨的环境。”中班组年级组长巫瑶说:“中班在立体呈现、废旧材料的使用和幼儿参与性方面的内容比小班要多一些,内容大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老师在墙面布置上可以更多地去呈现幼儿的表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大班组年纪组长潘冬香说:“大班幼儿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老师在环创、主题墙的布置可以更多地去呈现幼儿思考、探索、参与的过程,突出幼儿的参与轨迹。”
该园教研室副主任相莹萍说:“幼儿园的植物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也是幼儿拓展知识的窗口,更是幼儿观察、探索、实践的宝地。教师要深度开发植物角的教育功能,挖掘植物角的自然教育价值,让每个植物角都有着引导幼儿成长的意义。”
姚洁心园长对本次活动中各班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分享给予肯定,并对下一阶段的环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孩子的世界里,老师要努力成为一名追随者,追随孩子们的目光、追随孩子们的喜好,和孩子们一起去体验、创造、成长,让孩子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儿童在前,老师在后,环境创设需要追随儿童的成长。老师不仅要理解环境和幼儿发展的融合之处,更要让环境服务于幼儿,让材料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让幼儿的学习在游戏中真实发生,使环境创设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儿童的发展之中。”姚洁心强调。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
- 2025-05-09
- 2025-05-09
- 2025-05-08
- 2025-05-08
- 2025-05-08
- 2025-05-07
-
2025-05-07
넷 竹乡共熠夜校课堂
- 2025-05-07
- 2025-05-06
- 2025-05-06
- 2025-05-06
-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