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有会意 必有所化

先借个故事说话:伯乐向秦穆公推荐九方皋相马,说自己比他差远了。结果,九方皋似乎弄不清牝牡骊黄,穆公不悦而诘问伯乐。伯乐说:“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这个事是否真有,并不重要。其所说的道理却一直存在,却并不被广泛理解和重视。这很重要。

 

每次读到这则故事,都会想起陶渊明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的事,能令人“好”之吗?能!

 

因为紧盯着天机,天机触动人心。

 

天机之外,皆“其粗”“其外”,故“不见”“不视”,不必求其甚解。

 

九方皋对马之天机外的牝牡骊黄,根本提不起兴趣,甚至懒得去看、去说、去用心,一不小心反而说错了。因为这是多数人都知道的知识和信息罢了。当然,九方皋不辨牝牡骊黄确该受批评,作为一名相马高手,基础知识不扎实,说起来不太好听,影响也不好。但能够见马之天机的天才,世上能有几人?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啊,何必苛求九方皋们呢?

 

读书正如相马。

 

好书也有其内在天机,不然不成其为好书。经典就更不用说了。古人有“发愤著书”“不平则鸣”著书说。一部好书必是作者所经苦难化成,源自灵魂、发自肺腑,其天机必是感天动地、撼动心灵。读书不求其天机,只是记诵些许知识或故事,而无动于衷,实未读到精髓。即使在牝牡骊黄上再用功、再求甚解,也只是绕书而观的吃瓜者而已。

 

怎样才算求得一书之“天机”?

 

会意是其法门。

 

读到动心,读到忘我,读到“忘食”,便是会意。此时,读者与作者开始一对一交心,读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被激活,而且又有新的拓展;好书其妙在何处,如宝马其宝在何处,读者已心领神会。陶渊明“欣然忘食”,因有所会意;高凤流麦、代善迷《说文》而致燃帐,便是深入会意之境;苏东坡再三抄写《汉书》,随便指一字便可诵出原文,抄之有瘾,深度体会到了该书的魅力,深尝《汉书》会意之妙,窥见《汉书》之天机,做了班固的知音。

 

读懂一本好书,眼界瞬间被打开,因此挖掘、化出了一个新我。此时,读者被感染、触动、启发,其实读者之我已非旧有之我。“心外无物”,心的变化才是一个人最本质的变化。真正读书的人,每有所读必有所“化”,每读一本好书,都会“化”一个新的自我,可谓蒸蒸日上、天天向上。

 

“知道了”与“会意”非同一层次。并非知道的知识多就自然可以到达会意的层次,如读《红楼梦》,即使了解了诸多《红楼梦》的知识,背诵了里面的篇章,也未必抵达会意《红楼梦》的境界。一个真正读懂《红楼梦》的人,读后与读前已非一人。读所有的经典,又何尝不是如此?

 

会意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标准答案,而恰恰是读者的个体感受;会意之境需要感悟,并非被直接告知的。所以,对读一本好书,教师讲半天,也不足以代替学生独立的感悟。

 

没有会意便不会有“好读书”,便尝不到读书的甜头,读书就是件味同嚼蜡的事。学生不达会意之境,就无法致“化”的效果,就不会有人的变化。人之格调的升级变化才是读书的根本目的,此为“鱼”,其余皆为“荃”也。

 

当然,会意也有不同的境界。比如看《西游记》,小学时候读,读不懂的就跳过去,但不影响被情节吸引,尤其被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趣事所迷,这也是一个层次的会意;到了大学再读,同样有读不懂的部分,但会意之处会更深更丰富;人到中年再读,定然会有新发现,依然会慨叹其天机精妙。不同境界的人,对同一部书的会意境界自然也不同。经典常读常新,值得反复读。伟人说读《红楼梦》三遍才有发言权,也只不过是发言权,不意味着读三遍就读透了。会意与尽意毕竟还不是一回事。建议人到中年再读一遍少时读过的经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为阅读引导者,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会意,乃是否成功的关键一关。引导者要界定好自己的角色,少做“告知”的蠢事,戒越俎代庖,更不要把自己的会意强加于学生,动辄推出“标准答案”是阅读引导的大忌;要精心设计有启发价值的问题,点到为止。把阅读课和语文课分开,各司其职的好;学生能够自己做的事,包括生字生词,都要学生自己解决。最好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会意之处表达出来,这很重要。毕竟天机难得。

 

培养一个读书人并非易事。除了个别天生的阅读障碍者外,还有很多成年人“怕字”,一看字就觉得累,把读书当安眠药。我们总要从中找出点儿教训、寻出个解决办法来:让孩子们从亲近文字、亲近故事开始,让孩子们尝到读书会意的甜头,从而建立起与书的亲密关系。养成了读书习惯,就离不开书了,也就逐渐成了读书人。

 

作者:张圣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建时间:2023年9月12日
首页    媒介素养    每有会意 必有所化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