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年人生命成长的乐园
——第五届全国社区共学养老专题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余锦霞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七)
12月7日至9日,第五届全国社区共学养老专题研讨会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杭州论坛在杭州市临平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社区共学养老的区域推进。
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任伟出席本次研讨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理事长高志敏教授致辞。他在视频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号召下召开的,是一次将老年教育纳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逻辑范畴的真切体现。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熊群峰在致辞中强调,从2018年到2022年,全国社区共学养老专题研讨会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步入老龄化的社会大背景下,这样的研讨实属必要,我们共商共研、群力群策,探索的是老年教育的新路径新策略,推动的是养老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今天的盛会不仅是一场关于社区共学养老的思想盛宴,更是一次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集结号”。
杭州市临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威在致辞中表示,坚持“把老年教育办在家门口”理念,着力形成“15分钟老年教育圈”,积极推进社区共学养老,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
来自国内六省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的11位资深专家和一位来自日本的国际知名专家在研讨会中发表真知真灼见,和来自杭州的市、区、街道(镇)和社区四个层面的社区共学养老的实践探索的经验分享,为线下和线上的参会者带来了行动的借鉴。
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终身学习专委会理事长韩民的报告,以《老年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为题,强调老年教育不等于老年教育机构、老年大学的教育,老年教育和学习不仅发生在老年教育机构,而且大量存在与老年教育机构外。要把组织化的、半组织化的、自组织的、非组织化的学习都纳入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视野,促进各类学习的相互联系。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质量,不能简单照搬学校教育的做法,一味强调老年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包华影在《增权赋能,推进“积极老龄化”》报告中指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变化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中国较早面临老龄化加快,未富先老挑战。积极老龄化是老年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之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表达了比健康老龄化更广泛的含义。21世纪的终极技能是学习能力,社区共学养老是实现增权赋能并融入社区治理的积极老龄化的有效方式。
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周延军《关于老年大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中表示,老年教育具有双重性,即它同时兼备学习教育和文化康养的双重意义和价值,教育是其本质属性。老年教育需要从“娱乐型”向“赋能型”转型发展,要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教育,特别是实现技术赋能,建议重构和完善老年大学课程体系,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夏瑛,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推动老有所为的新思考》的报告中强调,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倡导并支持老有所为,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然举措,也是推动释放人口红利的有效路径。社会参与可以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参与老年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参与方式,老年人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习团队、学习共同体、助学志愿者等,丰富他们的生活,进而以更加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
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会长陈宜安研究员的报告是《创办乡村乐龄学堂,把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把终身教育理念转化为公共行动和公共利益,创办乡村乐龄学堂,创新管理方式,让老人之间的“共学、共餐、共伴”中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养,把常态化服务学习惠及到农村老人,让他们在家门口能上学。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树雨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型大国”的提出,表明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将进一步深化,标志着中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模式走向成熟。在他看来,“老年人是每个人的未来”,重视关心老年学习,就是重视关心自己未来的幸福。精神养老是一种通过持续学习,追求从内心平静到有愉悦和幸福感的老年阶段生活方式。实践精神养老的方式很多,其中,推动建立各种各样的老年人学习团队就是一种好的方式。他分享了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与北京海淀、西城、东城、顺义区合作推进共学养老的实践案例。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徐明祥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桥或船:社区共学养老的推展之术》,他申明,更新观念是“大事”,老年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更新理念,摒弃普通正规教育观念,自觉接受终身学习和社区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洗礼。我们“过河”(目标),就是大力发展社区共学养老事业,它是国家发展战略迫切需要,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老年人及其家庭迫切需要。“社区共学养老”首先萌芽于杭州,这个先进理念由汪国新提出,在理论上和学术上已比较成熟了。杭州也有很好的实验和实践,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现在任务是向全国大力推展“社区共学养老”,让更多的老年人获益。需要有更好更多的“桥或船”,需要聚焦推展“术”的探究,重视推展的工作方法、路径选择。科学把握老年学共体培育的原则和成效标准,要“多元化、模糊化、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不搞规范化、正规化。”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史枫和他的同事邢贞良博士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逻辑——北京的实践与探索》报告中认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老年教育的高满意度、老年教育多元多样、老年教育的适切性、老年教育时代性。老年教育的境界追求是老年人幸福、助力家庭社会和谐、生命价值、生命金辉。继《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和社区共学养老”之后,《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中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积极实践共学养老、养教结合、智慧乐学等老年教育新模式。培育100个老年学习示范校(点)或乐龄学习中心和1000个老年学习共同体。”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汪国新《社区共学养老:社区老年教育的有效路径》专题报告中强调,老年教育本质特点是“成人”教育——成为人(通达、智慧、自信、自尊、生命成长)的教育,基于社区的老年教育和基于机构的老年教育同等重要。老年教育理论先导性的严重缺失和学校正规教育的惯性,是实施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障碍。遵循老年教育规律,就必须兴办基于社区的老年教育,把“最近一公里”建成老年人生命成长的乐园。2017年至2022年,在全市建立“共学养老社区建设实验基地”18个,到2021年,全市共有8000个社区学习共同体,有18万老年人参与社区共学养老。以杭州市政府文件《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社区共学养老”, 实施社区共学养老工程,实现了从科研部门探索到政府政策推动,具有里程碑意义。
苏州市吴江区开放大学副校长方拥军在《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高质量推进老有所学》报告中表示,从吴江区多年来发展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共学养老是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真切地感悟到“老年人学习共同体的出现创新了老年学习的方式,老年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丰富了老年教育的资源,老年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扩大了老年教育的影响,老年人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有利于市民社会的形成,老年人学习共同体健康成长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
临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琪峰的《社区共学养老县域推进的实践与思考》报告,让我们看到本区打造“社区共学养老”老年教育品牌的决心和信心。他认为选择“社区共学养老”具有时代的必然性,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老年教育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传统的老年教育思维和做法,无法解决老年人的教育和学习问题。老年学习的需求量大且多样,满足老年教育的资源缺乏,供需矛盾巨大。变革老年教育的思维与方式,势在必行。2019年起,临平区率先把“社区共学养老的区域推进”确定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通过“三步、四式、五有”方式,大力推进老年学共体的培育,加强共学养老基地建设,升级社区共学养老模式,建立“社区学院、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四者联动”机制助推“社区共学养老”区域发展。
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王建良在《社区共学养老乡镇推进的新登样式》发言中介绍,该校自2019年“全国共学养老社区实验基地”授牌以来,一直在探索“社区共学养老”如何在乡镇推进,几年来,已初步形成“社区共学养老”新登样态。健全组织、场地、经费、师资保障机制,确保社区共学养老工作全面推进。落实多项举措,推进社区共学养老工作全面开展。评比促发展、展演促提高、联盟促深化、课程资源促普及、平台促成效、科研促提升。常住人口8.5万,老年人口1.8万,远离杭州城区60公里的乡镇,目前共有198个学习共同体(其中镇级示范学共体68个,区级示范学共体34个,市级示范学共9个),有3000人(主要是老年人)参与学共体的学习。
临平区临平街道梅堰社区书记沈娟娟在《共学养老社区建设梅堰进行时》大会发言中介绍了本社区“共学养老基地”的建设与运作新进展:全新打造的2800平方“市民客厅”,建成家门口的老年学堂,成为社区共学养老的服务综合体。培育老年学习共同体,激发老年人学习内生动力,挖掘社区党员、退体老师(干部)骨干力量建立了“临梅红”金秋驿站,组建多类型多元化的老年学共体15个,形成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新格局。同时在共学养老基地建有老人食堂,“刷脸”吃饭,实现老有“快乐共餐”;依托医共体建设,实现老有所医;形成“10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老有所护;建立老有所为平台,助力社区治理,助力老有所为。
日本神户大学原教授末本诚先生曾任日本社会教育学会会长,是日本成人教育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在通过视频的方式为研讨会带来了《基于“人生故事”的成人学习理论与实践》报告,通过对《创造人生》一书主要内容的介绍,探讨该书对日本社会教育的启示意义和“讲述人生故事”对老年人学习的意义。他认为“讲述人生故事”的要义在于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及其感悟传达给别人。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讲述者要在自己纷繁的生活经历中进行筛选和取舍,这实际上是他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他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感悟自己人生的意义。讲述人生故事可以促进人的相互理解,促进人际交往交流,营造伙伴关系。增进人们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包括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认识,激发人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
正如杨文霞校长在大会的总结里所说的,本次专题研讨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使得本次直接受众达到300人以上。二是演讲嘉宾多、学术影响力大。三是内容丰富、研讨深入,学术思想深刻,实践成果丰硕,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讨会,对未来社区共学养老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对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和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由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承办。协办单位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期刊工作委员会、杭州社区共学养老发展中心和杭州市临平区社区学院。大会开幕式由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彬彬主持,研讨会由洪彬彬、汪国新和史枫共同主持。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
阅读更多
- 2024-09-06
- 2024-09-06
- 2024-09-06
- 2024-09-05
- 2024-09-05
- 2024-09-05
- 2024-09-03
- 2024-09-03
- 2024-09-03
- 2024-09-02
- 2024-09-01
- 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