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编织艺术梦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吴应琴
5月16日,由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教育指导中心学校举办的“智慧奶奶”编织培训班圆满结束,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帮助学员掌握基本的编织技巧,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理论与实践结合 激发学员兴趣
培训课程内容丰富,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操作。培训教师从编织工具的选择、基础针法练习到毛衣的成型工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员逐步掌握编织技巧。课程中穿插了多种创意编织方法,如配色设计、花样编织等,让学员在实践中感受到编织的乐趣。
为了提升学员的参与感,培训还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学员分享自己的编织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员的技能水平,还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从零基础到完成毛衣 见证成长
培训期间,学员从零基础开始,通过不断练习,逐渐掌握了起针、织片、收针、缝合等编织技巧。在教师指导下,她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款式和颜色,最终完成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毛衣作品。从缠绕的线团到成衣的诞生,体现了学员的努力和创意,印证了“慢工出细活”的手作精神。一件件毛衣,是学员学习成果的最好见证,也为社区教育“终身学习”理念写下了生动注脚。
学员王海琴表示:“以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动手编织一件毛衣,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也让我体会到了动手创造的乐趣。”另一位学员金连芳则感慨道:“编织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机会。”
提升技能 丰富生活
这次编织培训不仅帮助学员掌握了实用技能,还丰富她们的业余生活,促进她们的认知能力、创造力、情感与社交能力的有效发展。与此同时,为家人编织毛衣,一针一线传递浓浓的爱意,促进了和谐家风和乡风。学员沈蚕珠说:“如果打麻将的话,几圈下来,没有胡牌的人心情不好,会说一些彼此伤感情的话,而织毛衣就不一样,你教我这里怎么织,我教你那里怎么织,相互借鉴经验,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太有意义了。自从参加编织培训后,我们连打麻将都戒掉了。”
学员唐争鸣的女儿发微信给教师,说:“这个针织班开得太好了。我妈昨天可开心了,还自信满满地说,一定要织一件跟教师一样漂亮的毛衣。真的特别感谢学校的用心安排,既能学知识又能社交,以前她总说在家没事干,昨天回来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了。”
总结与展望
这次编织培训的举办充分体现了社区教育在技能培养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和学员的积极参与,培训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还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今后,该校将继续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助力社区居民实现自我提升,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生活。
(责编:陈岩 审核:黄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