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读科学”

今天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本报《读书周刊》特别关注“中小学生科学阅读”话题。对于读书人来说,每天都是“读书日”,但4月23日作为一个关乎阅读、关乎精神成长的特殊日子,的确为教师的教学日常打上了思想的印记,记录了师生通过阅读共同成长的足印。为此,我们分别邀请大学、中学、小学教师,回顾在引领学生读书中度过的世界读书日。——编者

 

■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随着第29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国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于4月23日至25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科学阅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育的关键基础。在中小学开展科学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支持学生开展解释论证、问题解决、自主探究等高阶学习活动,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抓手和核心环节。

 

早在19世纪的英国,随着科学革命的深入和科学普及的展开,科学阅读迅速兴起,使“科学”触及普通民众,直接促进了当时爆发式增长的科学知识的传播。事实上,科学家在日常工作中有超过50%的时间用于科学阅读和科学写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指出,推广科学阅读、提升科学素养,是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的重要支点。

 

抓住要点,助力中小学生科学阅读

 

为加强中小学生科学阅读,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举措。2023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学科学 爱科学”主题读书行动。全民阅读大会从2023年起每年专设科普阅读论坛,特别就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科学阅读展开讨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学生科学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制定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2年版)》中,涉及自然科学的读物占总书目的五分之一。

 

尽管中小学生科学阅读日益受到重视,但推广科学阅读仍然任重道远。以《2021—2022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报告》为例,该调查显示最受上海市中小学生欢迎的是文学类图书,占比超过53%,其次是语言文字类和艺术类;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等类图书借阅比例近年来有小幅提升,但与文学类作品相比差距甚远。

 

与文学类图书相比,为什么孩子们“读科学”的兴趣不高?

 

原因之一,科学阅读具有不同于文学阅读的特点。有研究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科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远不如小说或散文,这是因为科学阅读和文学阅读存在较大区别。文学作品基本上由贴近生活经验的文学语言构成,而科学文本却有着大量科学学科特有的“学术语言”,在表征上也常辅之以数字公式、图表符号等多模态信息的呈现;文学阅读需要具备文字解码、高频词识别、文本分析等基本技能,而科学阅读还需要图文阅读、非线性阅读、跨文体阅读等特定技能;文学阅读强调作品欣赏和情感体验,而科学阅读则侧重于了解科学历程和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探究和创新兴趣,形成像科学家探究科学世界一样的思考和实践方式。

 

原因之二,科学阅读研究欠缺,教师教学指导能力不足。我国阅读相关的大量研究多集中在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科学阅读领域成果相对匮乏。大部分科学教师从未接受过有关学习和培训,缺乏有效指导学生科学阅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开展科学阅读有心无力。即使有部分教师尝试科学阅读教学,也大多是靠自己的摸索和体会,缺少研究证据的支持和理论指导。在此背景下,教师结合课程教材所学内容补充相关材料供学生课后阅读,以及推荐寒暑假科学阅读书单也就成为学校鼓励学生科学阅读的常见方式。

 

原因之三,科学阅读落实主体的态度和观念有待转变。尽管接连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中小学开展科学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最相关的主体,其对于科学阅读的态度和观念还有待转变。部分学生的科学学习策略比较传统,存在“做题王道,从不看书”现象;一些教师将阅读视为语文学科的“专利”,组织开展科学阅读积极性不高;有些家长则认为文学、历史类名著阅读才是“经典阅读”,甚至还存在读科学课外书是“闲事”,科学阅读是为了熟记科学知识等错误认识。落实主体的态度和观念得不到转变,科学阅读在中小学生中的实施和推广就很难得到保障。

 

多措并举,让中小学生爱上科学阅读

 

解决中小学生科学阅读当前存在的问题,真正让学生喜欢“读科学”、会“读科学”,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加强优质科学阅读作品的加工和创作。中小学开展科学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进行科学普及,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想要每个学生在未来都成为科学家并且能熟练地使用科学“学术语言”是不实际的。面向中小学生的科学阅读作品应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出发,既要传递深厚且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知识,更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兼具科学性和可读性。

 

国际顶级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学术语言对科学阅读的影响,指出在科学阅读材料中使用更多富有表现力、参与性、人际交往特点的非学术语言对于学生的科学阅读更有帮助。我国原创的图解科学杂志《问天少年》在创刊当年就成为“现象级”新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能够将航空航天领域晦涩的物理、天文等硬核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表达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呈现出来,从而收获了大量的青少年读者。

 

中小学生是出生在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原住民”,面向他们的科学阅读材料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也需要创新和提升。传统的纸质载体可以与音视频、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为科学阅读带来新样式,使学生能够看到传统文本阅读“看不到”的物质结构或宇宙天体,增强互动和情境体验,激发学习和探索科学的兴趣。

 

其次,加强科学阅读相关问题研究和实践指导。当前亟待开展与科学阅读相关的研究,为学校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和策略支持,以克服中小学生科学阅读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科学教育、语文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者可以携手,就科学阅读的核心问题展开共同研究,例如,读写素养作为学生要着力发展的基本素养,在语文、科学等不同的学科有着怎样的学科特性?科学阅读具有哪些不同于文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学生面对充斥着大量“学术语言”和各类图表、说明文字的科学文本时的阅读兴趣和动机如何,会产生什么困难?科学家是如何“读科学”的,对科学阅读教学有何启示?如何开发教师培训和学生学习的材料和工具,为中小学科学阅读的实施提供资源支持?

 

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研究,探索实践那些基于研究证据支持的有效理念、原则和策略。例如,具身认知强调身体运动经验对认知学习的重要性,这意味着科学阅读不仅仅是“读”书,更要通过“做”“摸”“闻”等行为调动多感官的认知参与。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具身认知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实验操作或体验活动:在阅读科学家故事时,带领学生体验经典的科学实验;在阅读植物分类的相关内容时,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进行真实的观察和比较;在阅读人体的呼吸运动相关内容时,用手感受自己胸腔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呼吸运动过程的理解。

 

面对给学生造成最大挑战的科学“学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科学界所特有的话语体系。科学“学术语言”之所以经常使用高密度信息的承载词,并通过一些语法结构将复杂的信息压缩成简洁的表达,是为了保证科学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我们的科学学习不仅仅是要理解科学知识和概念,也要理解科学家表达观点和思想的话语及交流方式。另外,可以通过一些课程或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学习一些重要的“学术语言”,例如在科学论证和写作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理解“数据”“假设”“证据”“解释”等词语在科学文本中的特定含义。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尝试阅读以多模态形式呈现的科学材料,在他们面对穿插着图片、表格、说明文字、注释的科学文本感到信心不足时,引导他们学会非线性文本的阅读导航和定位选择能力,理解科学文本不同于文学文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线性阅读模式,具有不同的切入路径。

 

最后,持续转变态度和观念,形成多方合力。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委员聂震宁所指出的,在开展全民阅读过程中,仅仅将科学阅读作为一个应有门类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一股热情来对待。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需要持续加强对科学阅读的重视,共同努力提高全社会对科学阅读价值的深刻认识,大力推动中小学生的科学阅读。相关部门或机构可以提出科学阅读建议书单,每年出台中小学生阅读报告,对科学阅读情况和趋势进行分析。科学课程应将科学阅读纳入其中,进一步提出科学阅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指导,开发相应的评估指标和工具。

 

中小学校要为教师提供科学阅读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培训,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中尝试开展实践和研究,例如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学习、整本书阅读等理念,将科学阅读作为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将科学作品囊括进整本书阅读的选题范围。科学教师自身也需要加强科普期刊、科学作品、科技新闻的阅读,为学生作出榜样示范,在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关于科学阅读的更多具身体验。

 

同时,要重视将学校以外的非正式学习环境也作为学生科学阅读的重要阵地,鼓励更多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主体参与。科技馆、少年宫等校外机构应积极探索设计科学阅读课程和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科学阅读资源和机会,有条件的可以成立专业的科学阅读指导队伍,与校内指导互为补充。家长要正确认识科学阅读的作用与目的,通过科学阅读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只有汇聚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为中小学生科学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真正爱上“读科学”。

 

(作者王美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胡凌鸣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新课标背景下学科实践的实施难点、影响因素与破解机制研究”[BHA230152]成果)

 

作者:王美 胡凌鸣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建时间:2024年4月23日
首页    媒介素养    如何让学生喜欢“读科学”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