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重构信息时代的童年

近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网络之于中国,会不会像塑料之于人类?

 

塑料的诞生,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一方面所形成的白色污染又破坏了我们的家园。就像今天的中国网络,各项网络基础建设在全球领先,给我们的发展创造出许多机遇的同时,也让我们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今天的孩子和当年的我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相似,面临的处境却截然不同,导致的教育困难特别多,阅读的挑战尤其大。

 

科技的发展往往利弊兼备,善于运用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如何让孩子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展翅高飞?必须直面网络对教育、对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儿童阅读,是今天的中国完成自我挑战中最重要的武器。

 

要在今天帮助信息时代的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必须首先自己胸有成竹,才能有效地引领和陪伴。根据近年来对教师与父母群体的长期跟进,我深信,只要家校共育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就能够成为成熟的读者,在不疾不徐、张弛有度中,以喜悦的阅读过程,幸福达成阅读的目标。

 

因情而激趣

 

让生活因为阅读更有趣味,才能从信息时代的各种娱乐中“抢”回孩子的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娱乐化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弱化甚至取代。想要孩子爱上阅读,必须从激发孩子的内在兴趣入手。

 

在实践过程中,最简单而高效的方法,莫过于“兴趣迁移法”:一方面,孩子对什么事物有兴趣,就购买相关内容为主题的图书,和孩子开始共读;另一方面,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永远满怀期待、饱含兴趣,如果父母满含爱意地给孩子讲故事,在任何时刻,对任何孩子,永远是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

 

要想培养一个真正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仅仅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絮叨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不过是掩盖科学研究的匮乏。同样天赋的孩子,只有专业教练才能培养出顶级运动员,这一现实同样可以运用到阅读指导中——兴趣是基础、是前提,也只是阅读的第一步。

 

因理而多元

 

以理性为阅读增添广度,拓展孩子的认知边界,不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理性是成人津津乐道的事物,也是在阅读指导中最容易出现的场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所有的阅读理解,都指向理性。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阅读和教育,形式相似而本质不同,阅读之理和教育之理的区别同样如此。

 

教育是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为了传播既有文明、让人们形成共识,所以教育之理是真理。真理带有强制性,是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成为人的必然。就像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信仰真善美,不可以追寻假丑恶,这就是真理。这意味着教育往往有标准答案。

 

阅读包含了部分教育的社会化功能,通过对出版物的基本出版要求得以实现。此外,阅读更多指向个性化的自我教育,阅读是通过对图书的选择和领悟,完成对自我的发现、自我的期许、自我的实现。

 

因此,阅读之理是道理。这里的道理,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不同的人走过不同的道路的理由,它具有多样性。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同一目标下有不同路径。

 

阅读常常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深刻理解与认同这一点,只有领读者的理性不会压制儿童读者的灵性时,儿童才能真正开始理性阅读。

 

感性是血肉,理性是骨架。理性与感性兼备,儿童不仅容易形成深度阅读的习惯,而且在阅读后进入思考变得顺理成章。

 

因思而内化

 

用思考为阅读增添深度,孩子在深入思考、独立思考中,才能真正掌握专业的阅读技能。

 

思考是阅读是否有效的分水岭,是儿童能否开始自主阅读的起点。哪怕一本书有一个字促进了孩子思考,这一个字也就不再是书上的字,而是与孩子生命融为一体的。没有思考的阅读,读得再多,头脑都是他人观点的跑马场,无法开启真正的自主阅读。没有思考的阅读,就算是读再好的经典名著,也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浅阅读”。

 

促进思考很重要,促进思考的方法非常丰富也很简单。

 

孩子在书上对感兴趣的内容乱写乱画是思考。孩子写写画画所停留的时间,起码就是他陷入思考的时间。

 

孩子读完书之后的涂鸦是思考。无论是绘制书中的内容,还是绘制延伸的内容,无论绘画的美丑,都是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反刍。

 

孩子围绕图书内容的发言是思考。复述原作的说、发表观点的评、彼此争鸣的辩……不同形式,带来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也不同。

 

孩子围绕图书的演出是思考。无论是简单的扮演式朗读,还是提供道具的角色扮演,孩子深入不同角色,体会不同人生。

 

在促进思考的诸多方法中,我特别推崇的一种方法是“自相矛盾法”:对同一本书,找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如果是对不同的书表达喜欢与厌恶,只是体现了孩子的阅读口味。而对同一本书同时表达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是帮助孩子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促进孩子的独立思考,寻找自我的支点,也是帮助孩子学习权威而超越权威,汲取名家、名著之所长为己所用。

 

一本书或一个作者让孩子喜欢的地方,是孩子的兴趣所在。一本书或一个作者让孩子认为不足的地方,则是孩子渴望改变之所在。这也就是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之处。

 

通常举行的写读后感、办阅读小报,的确是促进思考的有效方法。但是因为这些方法门槛较高、需要精力较多,可以偶尔为之。如果变成常态,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尤其在阅读数量增加时,就会让促进思考变成孩子难以背负的沉重包袱,降低阅读的乐趣,得不偿失。

 

总之,促进思考的方法不胜枚举。所有思考都有一个共同原则:尊重儿童思考重于一切,这也是思考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

 

因创而升华

 

用创造为阅读增添高度,让读后的效果升华。只有孩子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才会沉醉于阅读,开始爱上阅读。

 

正如契诃夫所说的:“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一旦独立思考,就会让“小狗”意识到自己的独特,就能够激发“小狗”的创造力。

 

再好的阅读只是输入,所有的幸福都来自输出,所有的输出都是创造。只是根据水平不同、品质不同,有的创造只是习作,有的创造则是作品。

 

其实,许多促进思考的方式本身就是创造的方法,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提升品质,就能够在促进思考的同时创造出优秀作品。比如,涂鸦可以成为绘画作品,戏剧可以成为影像作品,实验可以成为手工作品,写作可以成为文字作品,等等。

 

任何形式的创造都是对生命的升华。阅读后的创造,是以作品的方式固化了阅读的成效,让阅读能够以物化的方式体现出成果,便于孩子的不断积累、自我激励、打磨修订、继续提升。

 

创造的过程,不仅巩固了阅读的效果,也常常会刺激形成新的阅读需求,往往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凭兴趣的“自由阅读”向有目标的“自主阅读”的跨越。

 

因行而立人

 

用行动把孩子的生命和阅读合而为一,让阅读成为终身学习的方法、自我教育的习惯。此时的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言行一致是为人的最高法则,知行合一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人类的所有求索,最终目标莫过于提升人类自身。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所行的万里路上,不仅能强身健体,也是阅读大自然。孩子本身就是属于大自然的,只有让他们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才能放飞童心,绽放生命。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信息的无限丰富,最大的劣势则是相较之下现实生活的局限逼仄。

 

抉择是一种行。阅读文学作品后,以提取的精神指导生活中的行动。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落实到生活中的同学关系、朋友交往,这几句话就不再是几句话,而会成为在践行中生命的脊梁。

 

实践是一种行。对理科而言,许许多多的实验经过我们亲自去尝试,它们甚至可以在当下改变我们的生活。

 

创作是一种行。阅读艺术后,所有创作本身就在为自己的生活、为这个世界创造出美好。

 

劳动是一种行。没有见过庄稼的孩子,要在书中领悟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绝不可能。如果亲身有过“汗滴禾下土”的感受,就必然会印象深刻。

 

总之要创造各种行动的机会,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创造。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自然能够掌握阅读,掌握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技能,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成为信息时代的引领者与开创者。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在信息时代,相信以阅读重新建构的童年,一定是幸福的童年,一定能够治愈自己的一生,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生,为他人开创美好的未来。(作者系儿童文学作家)

 

作者:童喜喜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建时间:2022年6月2日
首页    媒介素养    以阅读重构信息时代的童年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