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润童心,剡溪娃儿乐童年
——记嵊州市各幼儿园畅玩传统游戏主题活动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朱军良 陈怡依
伴着和暖的春风,日前,嵊州市各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充满传统元素的游戏会,通过老玩具新应用、老游戏新玩法的形式,让剡溪娃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游戏的智慧与价值,畅享传统游戏的乐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园要“利用民间传统游戏,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此,老师们收集了大量传统游戏的资料,择取好玩易学的游戏,在区域活动、户外游戏、过渡环节等活动中,通过各种不同的传统游戏探索着老游戏新玩法的奥秘。
剡溪娃儿在老师们的陪伴下,进行模仿游戏“斗鸡”(又称 “撞拐”)、“抬花轿”、“赶小猪”等;体能游戏“跳房子”、“采高”、“踢毽子”、“舞龙”、“跳皮筋”、“跳绳”、“走滚筒”等;规则游戏“切西瓜”、“木头人”、“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捉小鸡” 、“套圈”、“丢手绢”等;早操活动“马兰开花二十一”;手指游戏“翻花绳”、“你拍一、我拍一”、“打弹珠”、“捏泥人”等。
剡溪娃儿在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和骨骼,促进了动作发展、体质增强,还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规则意识和创新意识。游戏过程还激发了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新旧游戏在融合中变得焕然一新、乐趣无穷。
游戏是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欢乐、自由的象征,随着民间游戏的开展,剡溪娃儿很快就喜欢上了它。嵊州市各幼儿园将继续挖掘传统游戏所特有的教育价值,探索传统游戏与现代游戏活动的大融合,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让剡溪娃儿在传统中探索,在游戏中成长!
据了解,在民间各地流传着一些生活气息浓厚、风格各异的嬉戏娱乐活动,也就是民间传统游戏,俗称“玩耍”。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智慧,这种源于民间的教育智慧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凝结为一种潜在的教育机制,是儿童文化与教育生态的天然支柱。民间传统游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生命力的显现。传统游戏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童年的美好回忆,它贴近幼儿生活,浸润幼儿心灵,深受儿童的喜爱。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