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动商教育价值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孙英俊
■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幼儿动商教育研究·系列报道(八)
幼儿已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婴儿相比,在身体活动、交往和认知等方面有明显提升,且随着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特征逐步明显,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依据我国国情和国民体质现状,将儿童发展阶段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其中幼儿期为 3-6 岁,依据年龄段将幼儿期划分成三个阶段:3-4 岁、4-5 岁、5-6 岁阶段。每个年龄段有独特的身心发育特点。
Sibley与Etnier(2003)的研究认为幼儿动商教育是基于运动造成儿童体内的生理变化,儿童的身体活动可以改变大脑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结构变化系统和修改后的兴奋水平,通过运动来援助学习经验的习得是必要的。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将幼儿动商教育初步界定为“运动的天赋和潜能”的教育活动,即对“运动能力、运动潜能、动手能力”的教育活动。
△ 图为余杭区2022年中小学乒乓比赛裁判员留影
一、动商教育是幼儿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载体
世界上很多的政界要人、商界巨头、科技精英等都具有一定的动商。例如俄罗斯总统普京热衷于柔道、美国的前总统奥巴马喜欢打篮球,而中国的领导人也有很深的体育情结。运动在国外是人们一种生活习惯,而国人却是忙里偷闲的事情。人们都会找到不锻炼的理由,如工作太忙、回家还要管孩子等。所以,我们看到公园里参加晨练人大部分是老年人。运动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如何在幼儿阶段埋下运动的火种,如何引导其养成正确的运动意识以及能力,这是我们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动商教育研究与实践,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运动习惯的培育将会被强化,运动行为也将会被加以规范,诸如上述活动行为都必将有利于幼儿未来运动能力及科学运动意识的形成。因此,相关部门要注重幼儿动商培养,并给予幼儿动商培养较为宽松的环境,这样才能充分兼顾运动能力培养以及人格塑造。
有人曾做过动物实验,将一些小动物,如兔、鸟等,从小就关在笼子里喂养,它们长大以后,外表看来发育生长似乎正常。可是,把它们放回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中去以后,有的跳几下就死亡,有的在天空刚转半圈就僵直地掉了下来。其根本原因是它们长期缺少运动,内脏器官发育不良,引起心脏和动脉破裂致死。
幼儿期是一个人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营养和卫生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环境,而体育运动却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来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使骨骼肌肉长得结实,关节灵活,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消化系统等的工作,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实践证明,凡坚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幼儿,其会表现出食欲好、进食量大、睡眠正常以及精力充沛,其身高、体重、胸围等增长也较为迅速。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奔跑、跳跃等活动,可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活动以及心脏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活动,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也会得到锻炼和改善,可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体育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可使动作达到正确、灵活、协调、熟练,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体育游戏多在户外进行,使幼儿能充分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以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游戏中的练习充满情趣,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欢乐,游戏的竞赛性又可培养幼儿的进取心。
二、动商教育是幼儿机体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幼儿体能的发展,如果任其自然成熟,那么只会达到一般水平,难以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和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基本动作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有赖于经常开展的体育运动。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坚持经常性的户外体育运动,使幼儿机体有机会接受自然条件多种变化的刺激,提高机体的调节功能与适应能力,从而能很快地适应气候冷热的变化,抵抗各种病菌的侵袭,保持身体的健康。
△ 图为动商教育示范校闲林幼儿园小朋友练习爬网格绳子
三、动商教育是幼儿智力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心理角度分析,幼儿智力水平主要体现在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幼儿认知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直观感知,就幼儿而言体育活动是最好的直观途径之一。
首先,幼儿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直接刺激感官获得的信息来了解外部事物的各种特性。他们最常发出的行为是摸、看、闻、尝、听、抓、举、扔、捏等。显而易见,我们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看,就会造成幼儿对事物片面的认识。而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一些游戏,能让他们通过感知的直接经验,培养他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训练幼儿身体协调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也离不开实际操作。因为幼儿阶段的思维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记忆的过程中也要以具体形象为依据。心理实验反应,成功的回忆活动与成功的操作活动密不可分。在幼儿记忆的发展中,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幼儿接受直接刺激并进行操作活动,获得很多印象深刻的信息。幼儿回忆起来更容易成功,那些由手指完成的精细活动,在训练手指灵活性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刺激大脑皮层的各个反射区,促进大脑发育。
四、动商教育是幼儿优良品质培养的有效手段
一个人的品质是从小就要培养的,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光靠老师、父母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平时要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要学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通过户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幼儿可以知道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合作、竞争,树立集体荣辱观。尤其是体育活动中的规则可以有效达成这一目标。因为,只有遵守规则,幼儿与同伴在活动中才能继续下去。
例如,游戏“蚂蚁搬家”,它的规则是,幼儿扮演“蚂蚁”,“蚂蚁”边念儿歌边从“障碍物”上通过,哪一对“蚂蚁”速度快就能赢得比赛,输的一对就当众表演节目。但是,有些幼儿比较顽皮,不能遵守规则;还有些幼儿集体荣誉观较差,幼儿之间合作不够,导致输了比赛;也有不少的顽皮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输的幼儿会在下次力争上进,努力赢得游戏比赛。参与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地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游戏结果使幼儿学会了竞争,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和良性竞争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 图为动商教育示范校海文幼儿园小朋友练习攀岩
五、动商教育是幼儿情商与智商发展的催化剂
首先,幼儿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直接刺激感官获得的信息来了解外部事物的各种特性。他们最常发出的行为是摸、看、闻、尝、听、抓、举、扔、捏等。显而易见,我们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看,就会造成幼儿对事物片面的认识。而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一些游戏,能让他们通过感知的直接经验,培养他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训练幼儿身体协调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也离不开实际操作。因为幼儿阶段的思维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记忆的过程中也要以具体形象为依据。如“筷子分豆”、“串珠”、“捏橡皮泥”等游戏活动,还可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意志力。
“动商”被认为是继智商、情商之后的第三种人格。智商体现的是个体综合认知意识以及能力,情商体现的是个体对他人的理解以及人际关系维护的意识以及能力,动商体现的是个体综合运动意识以及能力。作为一个“社会人”,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以及动商,都对个体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体育教学的相关的文件和标准中都在强调,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保护生命以及引导健康成长置于突出位置,创设多层次以及具有区分度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各项体育运动学习活动之中,进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动商所反应的是人类生存需要以及本能,婴儿在胎中已经具有相应的胎动现象,并且在出生后逐步实施身体运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智力开发以及情商培养,运动指导的开始时间更早。
在卢梭看来,体育运动应该凸显“身体先于精神”这一理念,这意味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运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说明运动能力的培养是智商、情商发展的基础以及前提。处于运动状态的学生而言,在身体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会给自身带来明显的自我满足感以及成就感。由此可见,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各项措施中,应该将动商培养前置,从而为智商以及情商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简介
孙英俊,高级讲师,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幼儿动商教育研究院领衔人,余杭区体育学科带头人,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客座教授,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体育学院客座教授。荣获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国家级荣誉5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主编教材4本,个人专著2本,国家专利1项,计算机软著2项。
阅读更多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